心经原文网
心经原文网
初识佛法须知 佛学的真面目 法苑谈丛 教规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
主页/ 初识佛法须知/ 文章正文

净土法门法师:心净则万物都净

导读:净土法门法师:心净则万物都净 净空法师:心净则万物都净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放在心上干什么,不放在心上,再多的事情也没事,这是我们要学的。不要被外面环境所累,你真的得到解脱了。特别是在我们现...
净土法门法师:心净则万物都净

净空法师:心净则万物都净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放在心上干什么,不放在心上,再多的事情也没事,这是我们要学的。不要被外面环境所累,你真的得到解脱了。特别是在我们现前这个大环境当中,找一个清净地方修找不到了。真有本事,什么地方都是清净环境,心净则万物都净,妙就妙在此地。

哪个地方找清净环境?

处处皆是,没有一处不清净,决定不被它干扰。这个成就比一般修定的高,一般修定要找个环境,你什么环境都在定中,他就比不上你。一切时、一切处求心清净平等觉就对了。

定慧是平等的,这个很重要,就得受用。如果定慧不平等,那就起反作用,慧多定少人浮躁,妄念很多;定多慧少容易昏沉,精神提不起来;必须要定慧平等,要等持,才能够契入禅定的境界,才能开悟。我们看念老的批注,「三摩地」,你看他『得无生无灭诸三摩地』,不是一个,「诸」是很多。

三摩地就是禅定,三摩地是梵语,「旧称三昧」,旧译把它译成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这都是梵文的音译。「翻为定、正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等持等」,这都是三摩地中文的意思。如果真能保持着舍受,舍就变成定。舍就是放下,身苦乐放下,心忧喜放下,这人就入定了,那就要得三昧。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九十集)2011/12/20 檔名:02-037-0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