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心经原文网
初识佛法须知 佛学的真面目 法苑谈丛 教规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
主页/ 初识佛法须知/ 文章正文

净土法门法师:心浮气躁的代价

导读:净土法门法师:心浮气躁的代价现在的社会,在形式上来看好像教育很发达,学校很多。细心去观察,现在所有的教育,我们通常讲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乃至于宗教教育,都不讲求智能了,只讲求知识。诸位...
净土法门法师:心浮气躁的代价

现在的社会,在形式上来看好像教育很发达,学校很多。细心去观察,现在所有的教育,我们通常讲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乃至于宗教教育,都不讲求智能了,只讲求知识。诸位要知道,知识跟智能不一样、不相同,智慧能解决一切问题,解决得很圆满,没有后遗症,知识是有局限的,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有些可以解决,有些解决不了,而且后遗症很多,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广学多闻,如果没有智能,那就是知识。智慧从哪里学?

智慧离不开戒定慧,一定从戒定里面开智慧,智慧才透得出来;换句话说,人心常在定中,容易开智慧,如果一个人心浮气躁,他怎么可能有智慧。所以中国古时候读书人,最重要的,他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显示出稳重,言语少,动作都很慢。

所以从前中国人的家教,教小孩,从小就教他动作缓慢,他就养成习惯,很稳重,心很清净、很定,容易开智慧。智慧有小悟、有大悟、有大彻大悟,小悟几乎天天都有,大悟一年也有好几次,他有智慧。现在人要求速度,什么都要快,快到心浮气躁,稳重没有了,当然智慧也就没有了,他有的都是一些知识,所以问题出来了。头一个出状况的,身体不健康,很多疾病,到中年的时候就很明显。在古时候,人有疾病多半在老年,中年、壮年不会出状况,都在老年,现在提前了,现在是青年都出状况,毛病都出来了。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一二集)2010/8/13 檔名:02-039-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