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心经原文网
罗汉菜 隽永故事 禅是一枝花 小和尚的白粥馆 少林故事
主页/ 禅理故事/ 文章正文

净土法门法师:灵魂不是物质,所以它没有形相

导读:净土法门法师:灵魂不是物质,所以它没有形相 佛在经上为了教学方便起见,把世间的苦恼归纳为三类,「苦苦」、「坏苦」、「行苦」这三大类。这三大类下面都有一个苦,这个苦是名词;上面,上面是个动词。「苦...
净土法门法师:灵魂不是物质,所以它没有形相

佛在经上为了教学方便起见,把世间的苦恼归纳为三类,「苦苦」、「坏苦」、「行苦」这三大类。这三大类下面都有一个苦,这个苦是名词;上面,上面是个动词。「苦苦」就是说我们感受到有苦恼这一类的苦,这算是一类,这一类是什么?八苦,就是解释苦苦的,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这是所有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人能够避免掉的,六道轮回之内的,没有出六道的统统都有,这一类的苦就叫做苦苦。苦的根源是身,不但佛说,中国老子也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身为苦本,你既有身,你怎么能不受苦?有身而不受苦,那是高明,不是普通人,是什么样的人?懂得驾驭这个身、控制这个身、利用这个身的人,他不苦,他有身他不苦。我们不懂得,我们把这个身当作自己,头一个观念就错了,所以这个身带给我们无量无边的苦楚。几个人能觉悟,身不是我?能觉悟到这一点,他的苦至少可以离开百分之八十。

佛在一切经论里头,第一个教学目的就是这个,教我们认识自己,身不是我。不是我是什么?是我所,就像这衣服一样,我所有的,它不是我,衣服穿坏了、穿脏了,很容易的脱掉,换一件新的。

所以觉悟的人,人到死的时候,知道什么?这个机器用坏、用老了,不太管用了,舍掉换一个新的,所以舍身受身就像脱旧衣服换新衣服一样,一点痛苦都没有。唯有执著身是自己,他才有生苦,他才有老苦、有病苦、有死苦,生老病死他不能避免;觉悟的人,没有生老病死苦,我们要很细心去思惟、去观察,才能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驾驭这个身的人,那才是自己。就好像现在人开车,那个汽车就好像是我们的身,那不是自己,自己是什么?在里头开车的那个人是自己,车开坏了,可以报废,再去换一个新车,开车的人不会跟那个车一样坏掉。你要明白这个道理,「我」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身有生灭,「我」没有生灭,在佛法里面不把它说为我,为什么?怕别人一提到我,就执著身,所以换一个名称,佛家称它作神识,我们中国人称它作灵魂,西方人称它作心灵,名称不一样,都是一桩事情。这个不生不灭,不会跟著身体生灭。这个东西有没有形相?它没有形相,它不是物质,所以它没有形相。它是什么样子?样子可以体会,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在眼曰见,这就是它的样子,我们的神识或者说是灵魂,在眼它能见,在耳它能听,在鼻它能嗅,在舌它能尝,我们这个身体见闻觉知的作用,从这个作用上你就能体会到。在楞严会上,波斯匿王向释迦牟尼佛请教这个问题,佛举了一个比喻,教他自己去测验。波斯匿王他的都城距离恒河不远,佛举这个例子。佛说:「大王,你第一次见到恒河是什么时候?」他说是三岁,他母亲带他经过恒河,他看到这条恒河。然后佛就问他:「你现在多大年岁?」他说:「我现在六十二岁。」波斯匿王跟释迦牟尼佛同年,六十二岁。佛说:「你六十二岁再去看恒河,跟你三岁看恒河,你见的能量是不是一样?」「是一样」。然后佛就问他:「你自己想一想,你十三岁的时候比三岁的时候怎么样?」他说:「那老很多了,二十三岁比十三岁那就又老一些」,十年十年。佛说:「你今天六十二岁,你想一想你在五十二岁的时候,情形怎么样?」「那衰老多了」。佛就告诉他:身一年一年在衰老,它有变化,「你见恒河那个见,你这六十二年没有变化」。没有变化是永远存在的,会变化的是有生灭的,没有变化是不生不灭的。波斯匿王从这里恍然大悟,他才知道他自己有一个「真我」,不生不灭,他很欢喜,知道什么叫做生死,身生死,灵性不生死。细心从这个地方去测验,你就能够明白。

也许有人问:我年轻的时候眼力很好,很小的东西我能看见,现在老了不行,要戴老花眼镜?戴老花眼镜看得还是很清楚,证明你见的能力没有变,你这个眼睛工具出了毛病,不是你的能力「见」出了毛病;能力如果出了毛病,戴上老花眼镜还是看不见,那就是你「见」出了毛病;戴上老花眼镜还是一样看见,这个见没有问题、没有出毛病,眼根出了毛病。耳,我这个闻性也很好,现在年老了,耳聋了,听不见了,耳根出了毛病,用个助听器也听见了,证明你的能力没有改变。这个身体是机器,机器用老了,到处有故障,毛病出在这里,不是出在自己的本能,我们从这些地方要细心体会。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一二三集) 2001/6/16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