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大乘庄严经论教授品第十五释曰。已说菩萨随修。次说如来教授。偈曰。行尽一僧祇长信令增上众善随信集亦具如海满释曰。行尽一僧祇长信令增上者。若诸菩萨行行尽一阿僧祇劫。
第一卷 佛性论一缘起分问曰。佛何因缘说于佛性。答曰。如来为除五种过失。生五功德故。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除五种过失者。一为令众生离下劣心故。二为离慢下品人故。三为离虚妄执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十卷圣天菩萨本护法菩萨释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教诫弟子品第八复次正论已立邪道伏膺。于密义中尚余微滞。以净理教。重显真宗。遣彼余疑。故说颂曰由少因缘故
瑜伽师地论 第九十四卷摄事分中契经事缘起食谛界择摄第三之二 复次嗢拖南曰 触缘见圆满实解不爱乐 法住智精进生处等为后 于一切触缘受有中。若诸沙门或婆罗门。宣说无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二卷圣天菩萨本护法菩萨释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破常品第一之余复次有执涅槃实有常乐。如契经说。苾刍当知。有涅槃界。无生无灭无相无为究竟安乐。此亦依前理教应破
大庄严论经 第七卷 马鸣菩萨造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四一) 复次利养乱于行道。若断利养善观察瞋。我昔曾闻。有一比丘在一园中。城邑聚落竞共供养。同出家者憎嫉
瑜伽师地论 第七十九卷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八 如是已说功德品决择。问如说五种无量。谓有情界无量等。彼一切世界当言平等平等。为有差别。答当言有差别。彼复有二种。一者清净。
瑜伽师地论 第九十一卷摄事分中契经事处择摄第二之三复次嗢拖南曰 离欲未离欲问因缘染路 保命着处等皆广说应知 若有苾刍。于其欲界或已离欲。或未离欲。于五妙欲意所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