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论经 第三卷马鸣菩萨造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一一)复次若有弟子。能坚持戒为人宗仰。一切世人并敬其师。我昔曾闻。有诸比丘旷野中行。为贼剽掠剥脱衣裳。时此群贼惧诸比丘往告聚
第二十七卷 摄大乘论释论释入因果胜相胜语第四(此品有十章)成立六数章第一论曰。如是已说入应知相。说彼因果云何可见。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波罗蜜。云何由六波罗蜜得入唯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四卷圣天菩萨本护法菩萨释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破时品第三之一复次有作是言。如说已灭未生无体。其理不然。诸有为法前后两际作用虽无而体恒有。分位别故三世不同。
第十一卷 摄大乘论释 总标纲要分第一 诸破所知障翳暗尽其所有如所有 诸法真俗理影中妄执竞兴于异见 斯由永离诸分别无垢清净智光明 获得最胜三菩提惑障并习断常
十住毗婆沙论 第五卷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易行品第九问曰。是阿惟越致菩萨初事如先说。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佛地。若尔者是大衰患。如
第三十五卷 大智度论释奉钵品第二【经】佛告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能作是功德,是时四天王皆大欢喜,意念言:;我等当以四钵奉上菩萨,如前天王奉先佛钵。”【论】问曰:前品说
缘生论缘生论序原是一心。积为三界。痴流漫远。苦树郁高。欲讨其际。难测其本。理极实相之门。筌穷假名之域。五因七果。十有二分缘生之法。总备于此。凡则迷而起妄。圣则悟以通真。
第六十七卷 大智度论释闻持品第四十五之下【经】须菩提白佛言:“希有!世尊,诸菩萨摩诃萨大功德成就,所谓为一切众生行般若波罗蜜,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云何诸菩萨摩诃萨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