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卷 大智度论释萨陀波仑品第八十八之中【经】“尔时,萨陀波仑菩萨,受是空中教已,从是东行。不久,复作是念:;我云何不问空中声:我当何处去?去当远近?当从谁闻般若波罗蜜?是时即住
第五卷 摄大乘论释释所知相分第三之二论曰。复次云何得知如。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显现而非称体。由名前觉无称体相违故。由名有众多多体相违故。由名不决定杂体相违故。此中
第十四卷 摄大乘论释所知相分第三之一论曰。已说所知依。所知相复云何应见。此略有三种。一依他起相。二遍计所执相。三圆成实相。释曰。依所知相说如是言。略者要也。论曰。此中何
第二卷 大乘庄严经论发心品第五释曰。如说已分别菩萨种性。次分别菩萨发菩提心相。偈曰。勇猛及方便利益及出离四大三功德二义故心起释曰。菩萨发心有四种大。一勇猛大。谓弘誓精进
三具足经优波提舍 翻译之记一卷施戒闻三备摄众行。是以如来说名具足。法门深邃浅识未窥。天亲菩萨慈心开示。唯显义弗释章句。是故名为忧波提舍。昔出中国今现魏都。三藏法师毗目智
第六十九卷 大智度论释两不和合品第四十七之下(经作两不和合过品)【经】“复次,须菩提,说法者有信有善,欲书受深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听法者无信,破戒恶行,不欲书受深般若波罗蜜,乃至
显扬圣教论颂摄事品第一善逝善说妙三身无畏无流证教法上乘真实牟尼子我今至诚先赞礼稽首次敬大慈尊将绍种智法王位无依世间所归趣宣说瑜伽师地者昔我无著从彼闻今当错综地中要显扬圣
第七十三卷 大智度论释阿毗跋致品第五十五【经】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以何等行、何等类、何等相貌,知是阿鞞跋致菩萨摩诃萨?”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能知凡夫地、声闻地、辟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