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心经原文网
山西小院 观世音菩萨感应故事实录 妙法莲华经感应 六字大明咒感应 药师经感应
主页/ 近现代往生纪实/ 文章正文

众生心性最好的状态为何不能称之为清净慧!

导读:众生心性最好的状态为何不能称之为清净慧!昨天讲到清净慧菩萨的开示,“清净慧菩萨”是认识很清晰而且不会被干扰。你经常会有变化、为什么?因为被干扰,你的很多做法和想法之所以不能贯彻始终、是被各种因由所...
众生心性最好的状态为何不能称之为清净慧!

昨天讲到清净慧菩萨的开示,“清净慧菩萨”是认识很清晰而且不会被干扰。你经常会有变化、为什么?因为被干扰,你的很多做法和想法之所以不能贯彻始终、是被各种因由所干扰。试着做一下、一天当中你抉择一件事,能够从早上开始一直到晚上没有变化、没有被干扰、很难,为什么?这是众生心性的一种作用,因为这种作用、所以不能发生最好的状态,不能称之为清净慧!

因为你经常这样,没有思惟变化的开始、没有想过这到底为什么,所以也就习惯了、以为这些事情都挺正常,“我做不成了就换一种方式”、这是常理思惟,实际这不好、是违反自己觉性的一个模式,这种方式对自身修行和认识都是一种障碍、在自身的规范和认识里都是一种不好的缘起!不知道这种现象、你会认为有个缘在干扰自己,实际是自己干扰自己、没有任何人能干扰你,把这事认得很清楚、就没有这种现象再发生,这是圆觉性,圆觉性是真正的自性义!

清净慧菩萨在这里请教佛这个问题,“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实际上佛已解释得很清楚,“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不能认识和见识到,我们不能认识的是什么?不能认识真实道理、不能见识到真实作用,以前没有了解的道理、通过佛的教诫和开示我们可以明白和清晰,现在知道这些道理了、应该身心有种泰然“得大饶益”。

听到佛法跟别的所谓道理有根本性差异,什么差异?懂得佛法道理以后越来越泰然、心地坦荡,没有那些烂七八糟的东西,但是人不以为是这样、人感受自我变化的时候总是游历于自己狭隘的思惟,所以没有办法身心泰然、展现坦荡的心襟和气度、也得不到大利益!“大饶益”,不单对自己有益、而且对周遭一切都非常有益,这种心态一旦出现,不仅是个人的生命世界、是整个有情生命世界非常大的变化、最好的事!众生一旦得到这种清净慧,在其影响的整个生命过程里非常有益、远远超过世间学问当中任何形式!

“愿为一切诸来法众”,在一切缘起境界当中表现的生命形式、都能够体会佛所开示的真正自性义!什么叫自性义?实践真实生命道理,这种生命道理怎么体验?用真正的心,心清晰可见的时候、自性的真实功德和利益才能体现出来!在纷纷扰扰的身心世界里见到什么真的很不容易,就像人的心很乱时候看什么都不那么清晰。心很静、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一说静不是什么都没有、是相对来说稳定得很,不会被周遭环境所干扰、这种状态叫做类似的静,这种静可以通过修养得来、行为规范的专一和清净可以得这种静,平常念经、做一些佛事很有意义,对自己的体会有加深、感受不会一样!

清净慧菩萨要祈问的问题“重宣法王圆满觉性”,“重宣”是升华,在原有理性基础上趣向于现象的直观性、有助于生起力道!我们看问题只是觉着好像有种认识、没有直观的力道、为什么?因为缺乏直觉性,这道理就像我们形容一个地方、比如形容北京,会说北京是什么什么样、按照意识当中的样子给你形容,你可能记得住也可能记不住、大部分记不住,但是你亲身去过非常容易记住,为什么?这就是直观性的作用,众生心性在这方面有染执性!

为什么小孩子记东西容易记住?他的思惟性、见解作用差一些,基本没有什么知见力、所以教他个啥他就会个啥、很容易,在他的印象里除了吃喝就是玩儿、没别的,他记东西很容易、一段话教他两三遍就记得住;为什么大人能理解问题、但是记忆性差?因为见解性出来、有知见就有障碍性发生、直观性差多了。实际这两个没有区别,太在意所谓理(理解性的东西)、后天意识性(思惟性)太发达,这是障碍智慧的力量、直觉力就差了很多!复原的方法是尽量少些见解、少增加见思惑,记忆会非常好!很多老师父八九十、一百岁了,他的记性非常好,看书什么不会忘、你说什么话他记得很准。

人到六十岁以后、很难让他很快记住什么,这是我们要知道的心性功用、众生心在这方面有这么一个差别意,我们不明白这个、会认为“人年纪大了记忆差”,实际不是记忆差、是记忆方面的作用懈怠!把两者稍微平衡一下、记忆就不一样,怎么平衡?不叫知见性思惟过于炽盛、过于复杂,心不复杂记忆会恢复得很好。人不懂心性作用、总以自己想法猜测,到这里,通过观察现象的差异性了解自身生命特质、从而在现象当中获得解脱,这是学习目的!

“一切众生及诸菩萨 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了解各种现象的差别,这三种类型了解到差异性以后就要有个抉择、哪样适合我们更好地生活是目的,哪个更适合我们自身的生命过程非常完美地体现出来?这里总结有三种类型,一种是众生类型,一切众生心包括我们、我们本身就是凡夫众生,烦恼众生的心性差别刚才大概分析过、无非见思惑两种方面的平衡性。我们所围绕的身心世界无非见思二惑,这两个不断衍生、不断互相作用产生烦恼身心世界,这是众生世界的根基,这两种作用互相依存、实际虚幻不实,表现的是烦恼性和无常性,这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诸大菩萨已经觉悟,能够深入实理、趣入真相,这是我们应该欣仰的(尊敬和奉仰),他的方向很好,但是他还有一点点业惑无明、那点儿生相无明还在,也不是我们最终所效仿的!如来世尊福德圆满、万德庄严,是我们应该真正追求的生命方式(生命存活模式),那真叫无欠无余、任运自在、万德庄严、无以类比,应该认识到这样的生命状况是我们所追求的!

为什么?很辛苦地在努力,为什么不追求好的?同样辛苦付出,菩萨行的辛苦跟众生界贪执所付出的苦是一样的性质、都有目的所求,既然都辛苦、我们何苦不换一个更好的目的追求?受完苦、回报大一点不更好吗?所以选择成佛的道路是最明智的方向!我们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清楚这三种境界所表现的形式不一样、所存在的形式也不一样、所证所得有差别性。

能够让我们这些人听到圣教,随顺这样的圣教会开悟(开悟就是弄明白这事儿)、这个弄明白是真的弄明白,不光是嘴里说明白、而是自然会发生现行的行为,这叫真明白!听得挺明白该干啥干啥、那叫假明白、真的叫不明白,这种不明白的大有人在。清净慧菩萨请问的问题是让我们分辨一下差别性、选择一种更好的存在形式!为啥叫清净慧?不受干扰、排除一切干扰,主要是自己干扰自己、实际什么人都不会人干扰你,“渐次能入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 如是三请终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