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传灯录 第二十三卷吉州清原山行思禅师第七世。 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法嗣三十六人二十六人见录。 南岳般若启柔禅师。 筠州黄檗法济禅师。 襄州洞山守初大师。 信
法苑珠林 第五十一卷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善友篇第五十三 恶友篇第五十四 择交篇第五十五善友篇(此有二部)述意部第一夫理之所穷唯善与恶。顾此二途条然易辩。幽则有罪福苦乐。显则有贤
广弘明集 第一卷唐麟德元年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自大夏化行布流东渐。怀信开道代有浇淳。斯由情混三坚智昏四照。故使浇薄之党。轻举邪风。淳正之徒。时遭佞辩。所以教移震旦六百余年
第二十四卷 佛祖历代通载唐。⊙(庚辰)懿宗漼(宣宗长子。好声乐游宴。委政群僚。复迎佛骨而曰。生见之死无恨。年三十六崩。葬简陵。在位十四年)改咸通。⊙(壬午)杭州大慈山寰中禅师。
法语示夜台禅人 文殊菩萨住清凉山。与一万眷属常演说法。故西域沙门遥礼此山。为金色世界。华严经云。一切处文殊师利。从一切处金色世界而来。由是观之。文殊果常住于此山耶。盖
广弘明集 第六卷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辩惑篇第二之二列代王臣滞惑解上有唐太史傅奕者。本宗李老猜忌释门。潜图芟剪用达其鄙。武德之始上书具述。既非经国当时遂寝。奕不胜其愤。
首楞严经义海卷第三十(经十之三)(凡遇圆相即是标辞与?同其上文)。 阿难即从座起闻佛示诲顶礼钦奉忆持无失。 (标此结集者序致之辞)。 于大众中重复白佛如佛所言五阴相中五种
四教义卷第二第四约四教位。分别净无垢称义者。即为六意。一约三藏教位。明净无垢称义。二约通教位。明净无垢称义。三约别教位。明净无垢称义。四约圆教位。明净无垢称义。五约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