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岩录卷第五⊙碧岩录第四十一则 垂示云:是非交结处,圣亦不能知;逆顺纵横时,佛亦不能辨。为绝世超伦之士,显逸群大士之能,向冰凌上行,剑刃上走。直下如麒鳞头角,似火里莲
原夫贞心亢志奇操异节。岂惟体率由于天真。抑亦励景行于仰止。故曰希颜之士亦颜之俦。慕骥之马亦骥之乘。斯则风烈徽猷流芳不绝者也。是以握笔怀铅之客。将以贻厥方来。比事记言之士
大乘百法明门论天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译此于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第一中略录名数。而名为大乘百法明门者。盖小乘立七十五法。但明补特伽罗无我犹妄计有心外实法。今大乘明此百法。
传法正宗记 第一卷传法正宗记上皇帝书十二月日。杭州灵隐永安兰若传法沙门赐紫臣僧契嵩。谨昧死上书。皇帝陛下。臣闻。事天者必因于山。事地者必因于泽。然其所因高深。则其所事者
法语示钱相国塞庵居士这个事不是带了习气做的须用全身放倒别立主人公若也朦朦胧胧如睡梦中欲求其开豁混到驴年马月未敢相许在何以故祖师西来单传直指传佛心印不论禅定解脱惟言见性成
洪武御制心经序二仪久判。万物备周。子民者君。君育民者。法其法也。三纲五常。以示天下。亦以五刑辅弼之。有等凶顽不循教者。往往有趋火赴渊之为。终不自省。是凶顽者。非特中国有
万善同归集卷中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延寿述夫性起菩提。真如万行。终日作而无作。虽无行而遍行。若云有作即同魔事。或执无行还归断灭。故知自心之外。无法建立。十身具足四土圆收
续高僧传 第五卷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义解篇初 本传十二 附见一十九梁杨都安乐寺沙门释法申传一(道达 慧命)梁杨都建元寺沙门释僧韶传二(法朗 法亮)梁杨都建元寺沙门释法护传三(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