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心经原文网
入门须知 佛学常识 在家修行 佛与人生 佛化家庭
主页/ 入门知识/ 文章正文

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如何同时成为修行者与生意人

导读: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如何同时成为修行者与生意人日期:1990年4月25日 一生当中,如何同时成为小乘行者、大乘行者、金刚乘行者、生意人和台湾人?如何同时做个好学生、好老师、好人? 谈到佛法,人们认...
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如何同时成为修行者与生意人

日期:1990年4月25日

一生当中,如何同时成为小乘行者、大乘行者、金刚乘行者、生意人和台湾人?如何同时做个好学生、好老师、好人?

谈到佛法,人们认为修行是生活以外的事,它只存在于寺庙当中,而不在办公室。修行不在洗澡的时候,不在搭火车的时候,不在交通拥塞等的时候。人们以为修行要剃头、改变服装,或至少家里应该有一间佛堂,再安排一个特定做功课的时间,比如早上或晚上;还要加上一些佛像、佛书,甚至一个法名;身上要戴一些象征性的东西,例如金刚结,来证明自己是个佛教徒。一般人的想法大都是这样。

我常跟人说,这样的佛教修行对我们可能没什么帮助。检查一下自己,我们真的是金刚乘行者吗?先别提金刚乘,金刚乘有点太高远了,就以小乘来说罢,我们算得上时小乘行者吗?几乎不是。我们算得上是大乘行者吗?可能也不是——或许在名义上算是吧!我们可能遇见过一些大乘的出家众或金刚乘的喇嘛,他们给我们一些教授或灌顶,我们就自以为是大乘或金刚乘的学生。作为大乘的学生,你们一定接受过很多关于慈悲的教法,但我们真的慈悲吗?几乎不。我们都听过慈悲的教法,但“听过”和“具备”是不一样的。真正具备慈悲,才能算是大乘的修行者,否则你只是个听闻佛法的人。那么我们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不过是大乘、小乘、金刚乘的“听闻者”,而非大乘、小乘、金刚乘的“修行者”。

而且我们真的想要成佛吗?我不这么认为。如果我们真的想要成佛,就不会对此生这般执着。我们对于我们拥有的东西——朋友、房子、车子、仍有很多执着,这证明我们并不想远离这些东西,并不想远离轮回,也间接指出了我们并不想成佛,也不追求成佛。

然而,我们都学过“成佛”的概念,人么也常谈到成佛、法身、报身、大圆满、大手印。人们聆听或谈论大圆满、大手印等高深的教授,如同你近来想听某种音乐一样,只是为了让脑子放松而已,事实上人们通常不修持它,包括我也一样。也许在座有些人不是这样,但我真的是这样。

如何成为小乘行者的生意人

所以,学习和寻求是不同的。回到刚才的问题:我们真的是小乘行者吗?但或许你想问的是:“我们真的需要成为小乘行者吗?”可能很多人被大乘的老师宠坏了,他们一定听大乘的老师们提过:在层次上,小乘比大乘低。大多数金刚乘的老师也瞧不起小乘行者。我个人的看法是:如果小乘基础不好,就学不好大乘;大乘基础不好,就学不好金刚乘,三者一定都要学。目前这里有两位尼师,或许将来在座会有更多人出家,开始学习律藏的人,都必须学习小乘,并依次循序修行。

成为一个小乘行者,并不代表要将头发剃掉,或到庙里出家。那么要如何成为一个小乘行者的生意人?要知道,小乘的基本教法只有一句:舍弃伤害别人的因及伤害别人的行为。作为一个生意人,应该可以做到这点。如果你有这种纯净的动机,就算无法帮助别人,至少也可以不伤害别人。如此一来,作为一个生意人,就可以同时也是小乘行者。

或许你认为不伤害别人是很容易的事,但事实上,我们经常无意间伤害了别人。你所吃的肉,对动物造成了多少伤害?又或者开车吧,不让别人超车,也可能伤害到对方。假如很多这样微小的事持续发生,所造的业行虽小,却连佛陀也无法帮你找借口。

举例来说,许多金刚乘学生为求生意顺利而请上师修法,倘若这是出于好的动机,或许没什么问题,但我知道很多人请法只是想要变得有钱而已。有人想获利,这就是别人的损失。还有些金刚乘学生不喜欢某人时,会到上师面前批评那个人,也许不是用很直接的方式,而是用间接、拐弯抹角的方式表示,比如“那个人话很多哦”,等等,这也是一种伤害别人的方式。有的学生不让上师到别人家里去,这也是伤害他人。也许你不认为这些事伤害他人,你可能认为身为一个佛教徒只要不杀生就可以了,然而杀生只是一种粗重的伤害形式,生活当中许多细微的伤害行为往往被我们所忽略。

有很多类似的情况,相信你们都可以理解。如果你真能避免那些无论粗重还是细微的伤害行为,并且具有很清静的动机,那么你就能成为清静的小乘行者,同时又有商人之类的身份。你只需要做一个好人,好好经营你的事业,并除去伤害别人的动机与行为。像公车里的推挤行为,也是一种伤害,却常常被我们忽略了。

如何成为大乘行者

如何成为大乘行者?大乘行者不仅不伤害人,还要帮助人。小乘行者要做的很单纯:不伤害别人,不介入别人的事当中就好了;但大乘行者还要进一步去帮助别人。然而若要帮助他人,首先要理清到底该如何帮助?如果不够聪明,有时你认为的帮助反而成为一种伤害,所以你要讲求一些方法。最重要的是,你帮助别人的动机是否纯正?无论行为是粗鲁还是温柔,或是其他各种不同的行为,内在都必须有清净的动机,也即是慈悲与爱心。

假如不知道该如何做,帮助别人有时会是一件困难的事。在大乘的修持当中,最重要的是修心,这个基础若稳固,帮助别人会更容易。你可以“不打扰”而帮助了别人,也可以“去打扰”而帮助了别人。你可以用欢喜、赞叹来帮助他人,比如来到一座美丽的寺庙,那儿没什么需要帮忙的,但你可以赞叹:“啊!好庄严的寺庙!多么适合让人修持佛法!”这也是一种帮助——心智上的帮助。像这样有善良动机并常常欢喜赞叹的人,就不会伤害到别人。不伤害,便是一种帮助。

总之,关心别人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关心别人,就不会打扰到他。有时候上师好像不关心你,不理会你,但或许这就是他的关心。

谈到如何同时成为大乘行者,你不需要作任何外在改变,只要达到上述品质就好,甚至不需要大乘或小乘的名号。只要避免伤害别人,同时尽量帮助别人,就算是一个小乘行者及大乘行者了。名称并不重要,在佛教里有大乘行者,在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里也有同类名称,这些都不重要。名称不能改变事实,名称是人为造出来的。

因乘与果乘

要成为金刚乘者,必须是个大乘行者。经典中提到,大乘分两部分,一个是“因乘”,一个是“果乘”。因乘就是一般所谓的大乘,果乘就是金刚乘。

修法的主要目的在清净。例如洗衣服,“被净化”的对象是衣服,“能净化”的物质是水和肥皂,洗衣服的结果是“一件干净的衣服”,另外还有“被洗掉的”污垢。各位需要有一个基本概念,所谓的净化,都可以分为这几个部分:“被清净的”基础物、“被清洗掉的”尘土、还有清洗剂——净化的方式,以及净化的结果。

顶礼就包含了这四个过程。顶礼时,被洗掉的污垢是我执、傲慢;净化的方式是顶礼的动作,因为“自我”平时是不会将自己的身段放那么低的;净化的结果是成佛之后的“无见顶相“(顶髻);而这里被清净的基础物是佛性。

为什么大乘又被称为“因乘”呢?因为它谈论的是污垢和能清净的水、肥皂。而我们所称的“果乘”,也就是金刚乘,它并不强调污垢、水喝肥皂,而着重在衣服本身上。金刚乘认为,衣服不可能本来就胀,如果它本来就是胀的,就不可能被洗干净,污垢只是暂时的状态,因此可以被洗掉,所以我们不是在洗衣服,而是在洗污垢。衣服从来不需要清洗,衣服永远只是衣服,它不是胀的,也不是干净的。你无法让它干净,因为如果你要让一个东西变干净,它必须原来是胀的。这就是何以大家会认为金刚乘层次最高的原因所在。但我不相信这种说法。我认为金刚乘比小乘更低等,小乘才是最高的。你们认为呢?

现在各位已经了解所谓“因乘”的大乘和“果乘”的大乘。“因乘”的大乘教法,就是去帮助别人。下面再谈谈如何成为一个金刚乘行者的生意人。


如何成为金刚乘行者的生意人

对小乘行者来说,最重要的教法是“不伤害别人”对大乘行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不伤害别人同时又帮助别人”;对金刚乘行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净观”。人们都很懒惰,他们伤害别人,不帮助别人,而且把别人都看成是糟糕的——“哎哟,这个人有个大鼻子”“那个人有个长鼻子、短鼻子、、、、、、”,我们看到的尽是糟糕的外表;又或者,“他真笨”“她很漂亮”,这则是以分别心来看人。要断除分别心,只要想着:“大家都是好的、神圣的。”就算你无法做到这点,起码要把大家看成不好也不坏,这样你就会是个很好的金刚乘行者。为了让大家修持这一点,金刚乘教导过很多不同的法门,比如观想每个人都是本尊,就是要让你知道,每个人都是清净的——同等的清净。

以如何成为金刚乘行者又是生意人这个教授来说,可以谈如何成为一个大圆满行者和商人,如何成为大手印行者和商人,也可以谈如何成为对轮回,涅槃没有分别心的行者和商人。

我们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认定自己是某某先生、某某小姐,而那是小乘、那是大乘、那是金刚乘、那是大手印、那是大圆满。我们把自己和这些都分开来了——“这些不是我”。你们一定都接受过上百种灌顶了吧!但你们真的想过自己是个菩萨吗?我猜是不敢想,因为你们认为菩萨应该是坛城上那些有着四只手臂、第三只眼、不寻常身色的像。你们是这样想的,对吧?在接受灌顶之后,你既然已经受了菩萨戒,就表示你是一个菩萨了。这并不代表你升了官,而是表示你有更多事情要做,你必须去帮助别人。为什么你不认为自己是菩萨?第一个原因是不敢想,而且你不愿想,甚至不关心,你也根本不知道菩萨到底是什么!所以就算接受了几百万次灌顶,也不会有效。

皈依的时候,你念皈依文、剪头发、取一个法名,这些究竟有何用处?你依然有这么多的欲望——或许更多,你依然有这么多的愤怒——就算有更多,并且依然有这么多的问题。为什么?因为你从来没有真实而真诚地皈依佛法僧三宝!你从来没有在快乐的时候想到它们,你只有在不快乐的时候才想起佛法,这表示三宝是你责怪的对象,而不是你皈依的对象。假如你是以这种态度皈依,不如不要皈依。一旦你皈依了,不论面对或不好的处境,你都应该想到三宝。我看到很多人带着护身的金刚绳,这多少表示我们还没有真正皈依三宝。如果三宝不能保护我们,这些绳子就能保护我们吗?你不相信佛却相信这些绳子,你也不相信法和僧。

所以你们真的皈依了吗?——从心里真正地皈依。好好想想!你伤害别人,不帮助别人,而且也从不认为别人是清净的。你分别朋友和敌人,分别上师的不同,就算对朋友们你也有分别心,对于美丑也有分别心。你若是这样,就不算是一个金刚乘行者,金刚乘行者必须对每个人都有“净观”。

现在有些金刚乘行者出于欲望有所谓的伴侣,他们并不是在修持金刚乘的教法,而是在修自己的欲望。问题是如何修持净观?如果你反复告诉自己:“众生都是神圣的。”这不仅困难,也是谎言。你所修持的法本也不断告诉你:“大家都是好的。”然而出了门,你还是觉得大家都不好。

再比如你念“诸法化空咒”,观想一切众生都化空,每个人都变成了莲花、佛陀。如是骗了自己一个钟头,你应该觉得惭愧,尤其是在大宝法王、莲师、文殊菩萨、佛陀十二相成道图以及坛城上的龙等面前,你应该觉得惭愧,因为你对他们说了一个小时的谎。你口中念着一切众生都是好的,但是并没有从心里这样认为。当你离开修持的地方,回到平常生活的环境,开车、塞车、堆挤等诸多人、事、物再度让你愤怒嫉妒。这些情绪就算没有更多,也仍旧在生起。所以,别再说谎了!我们必须一步一步来,不要想即刻跳到最高的教授。

首先,就算你无法把每个人都看成是清净的,起码对上师要有净观。我所要求的是:只对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只要想“我的上师是好的”就可以了,无论他做了什么,也许是很疯狂的事。而你们可能会想:“上师好像有点问题,他跟我一样,吃东西、打哈欠、上厕所,发现漂亮的女孩也会瞄一下,对于唠叨也不会耐烦、、、、、、”你认为上师不清净,而对上师有净观很重要。

不过在台湾,另有个很大的问题——你们有很多上师。所以你们不只要将成千上万的众生看成是清净的,还要将数百千的上师看成是清净的。这真有点困难!

也许在我们把上师看成是清净以前,必须先认为自己是清净的。认为自己清净并不表示认为自己是最好的,也不需要认为自己在任何方面都超越别人,你若这么想,就表示你在和别人比较。你内在有个东西,在不和别人比较的情况下,都是好的。

我们可能并不认为自己不好,但潜意识中,我们总以为自己缺少了什么。你应该知道:自己缺少了什么这种念头之所以出现,是你和别人比较的结果。你认为别人在享受,而自己在受苦;别人很有价值,而自己没什么用——潜意识里你是这样想的。所以不要跟别人比较、不要和社会、历史、格言、道德等比较,让你就是你自己。如果这世界只有你一个人,没有敌人可以恨,没有朋友可以爱,该怎么办?试着想想这种情形。

或许在这种情况下,你会了解到,如果不依赖上师,就不可能成佛。所以把上师看成是清净的,并且对他有虔诚心是极重要的事情。但要小心你的虔诚心,通常我们只会对言行举止符合我们期待的人有虔诚心。你仰慕的上师,是那种你所喜欢的人,而非你需要的人。但你所需要的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我希望别人照我想的去做,他或许希望别人照他想做的去做。我希望别人向我顶礼,而你或许希望别人跟你握手。我们对上师也是如此,我们希望他们能照我们需要的去做,这么想是不好的。我们应该去做他要我们做的事,而不是希望他去做我们想要他做的事。我看到很多人持这样的逻辑,这像是一种贿赂的行为——学生贿赂上师,上师贿赂学生。纯正的金刚乘行者不是这样,这不是净观。

如何成为大手印行者的生意人

如何成为一个大手印行者的生意人?你不需要改变什么,但需要具备三种特质。身为一个小乘行者,要不伤害他人;身为一个大乘行者,要不伤害他人并帮助他人;身为一个金刚乘行者,需要知道什么是净观;而身为一个大手印行者,你需要同时具有这三种特质。这类似之前提到的把每个人都看成是清净的,只是路径不同。

从字义上来说,你必须知道每件事都是一味。“大手印”提到每样东西都是同样的味道,而不区分素食或非素食,这个品尝的人不只用舌头尝味道,而是用六识尝味道。为什么用“味道”来作比喻?因为每一件事情都源自经验与感受,所有这些经验与感受,不论好坏,都是心制造出来的。你只有一个心,而心有六个不同的仆人。假设你从来没有眼睛,你会有视觉吗?会有所谓的美丑之分吗?同样的,如果你没有耳朵的话,会发生什么事情?会有声音存在吗?你把所有感官一个接一个摧毁掉,最后什么也没有了,所有东西就只是存在着,无论美丽的物体,丑陋的物体,美妙的声音,嘈杂的声音,都只是存在着。但因为你有这些感官,所以认为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因为你有这个心,于是制造了这些美丑。因此,同样的东西对某些人而言是好的,对另一些人而言则不好,好与坏并非真正存在,而是由不同的人捏造出来的。这些捏造又是从何而来呢?从习惯而来。

因此,身为一个大手印行者的生意人,必须不去分别好坏美丑。这个哲理听起来很不错,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难修持,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很容易修持,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减少极端的想法。这很重要,却难以简单说明。举例来说——很抱歉我要拿这里的住持来进行解释,如果他很喜欢这个佛堂的地板,当我把水滴到地板上,他或许会生气,这便是个极端的想法;或者如果是他自己站起来把所有的水倒在地上,但由于是他自己做的,所以他没生气,这也是个极端的想法。我们要减少这些极端的想法,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思索这个道理。比如说,有个蚊子在叮你,你反手就打,这么做非常不好。蚊子又不认识你,它只是认为这里有一大块食物,它是为了早餐而来。这么一个小东西能吸你多少血?可能只是一点点而已。你用这么大的手打下去,还带着这些毛发,取了它的生命,这就是个极端的念头。

减少这种极端的念头吧!慢慢地减少,你会逐渐习惯这种情况。以喝酒来说,你并不是生来就带着酒瓶、酒杯,那么你是如何开始喝酒的?首先,你从会喝酒的老师那儿学到喝酒的方法,而你第一次喝酒的体验并不好,感觉很热——这就是四加行(加行,意指修道过程入于正位之前的修行准备。四加行,指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当无漏智火将生,心中光明启发之时,名为暖味;进而智慧增长,达于顶点,名为顶位;再进而明四谛之理,其心坚住

,决定不移,名为忍位;更进而达有漏智的终点,在世间有情之中最为殊胜,名为世第一位。)然后你越喝越多,变得很擅长喝酒,成了个好学生。再之后你不仅不需要老师,而且还可以教学生。就像这样,一个人可以渐渐习惯一些事情,减少极端的想法,对于好坏的分别心便会逐渐减少。

很抱歉我要这么说,对于西藏人而言,台湾有太多的迷信。修法的时候下雨,许多人会很高兴地认为这是个加持;但在另一个地方,或许人们会认为下雨是个障碍。如果彩虹出现,人们会认为这是很吉祥的事;如果晚上梦见上师来到你面前,你会认为很好。这些都是极端的想法,减少它们,不要在意,不要太去想它们。就算释迦牟尼佛走进来,把手放在你头上,你也不要动;就算你真的动了,之后也别去在意,如果你能这样,你就成为一个大手印行者。因为不管谁来了,佛来了也好,魔来了也好,都是你的眼睛、耳朵、舌头所感受到的,不过就是如此!

我是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说明大手印,就像你可以买到英文范本、数学范本一样,这是一个佛学范本。

问与答

问:如果我们修持一个本尊很久,也很诚恳、专注,有一天本尊真的来到面前,我们是不是应该跟他说:“你是我眼睛的幻现,快走吧!”

答:你什么都不要说,甚至连想都不要想第二遍,更不要想该如何处理!你一旦想该怎么办,就表示你有期待与恐惧,那么你就无法成为很好的战士。如果你听过“觉悟战士”的开示就知道,你会因此失掉你的战场。

问:可是通常我们做事的时候,如果没有动机的话,就会变成盲目地做。

答:我并没有谈到不要有动机,而是说不要去捏造一些东西。

问:可不可解释一下“ 捏造”?

答:就是认为什么是好的或什么是坏的。

问:何谓“净观”?

答:这是个好问题。它有很多意义,它表示某种可以给你加持的东西。什么样的加持?不要以为净观会给你灌一些甘露之类的东西,这不是所谓的加持。你认为某个杯子不好,这是极端,认为另一个杯子是好的,这也是极端,所以你才会想到要这个、不想要那个。试着这么想:“每一样东西都无所谓好坏。”认为它们都是清净的,不好也不坏,然后你就不会因为它坏所以想推开它,也不会因为它好所以想拥有它,于是你就不会受苦。这就是加持,独特的加持。你认为把手放在头上就是加持吗?其实不然。不过以大宝法王、萨迦法王、顶果钦哲法王来说,如果他们把手放在你头上,那是五方佛(根据唐不空所译《菩提心论》记载,大日如来为教化众生,将其自身具备的五智变化为五方五佛:中央大日如来佛代表法界体性智;东方不动如来代表大圆镜智;南方宝生佛代表平等性智;西方阿弥陀佛代表秒观察智;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的加持。以我们这种人来说,把手放在你头上只是一种按摩而已,并不会消除你的痛苦。在公众场合,这么做更让我觉得不好意思,好像我是耶稣基督。我觉得握手或许加持更大,握手可以带来很多感觉,也可以彼此按摩一下。

问:如果我们不能把别人认为是清净的,是不是可以认为他们的心是清净的?

答:这样很好,这是第一步。不要去想这是中国人,那是美国人,那是非洲人。大家都是人,如果你能这样想,真的会对你有帮助。广东人、福建人、台湾人、、、、、、不要去想这些,就能够对你有帮助。道教、佛教、基督教、印度教、、、、、、如果你不这么想,就对你有帮助。大乘、小乘、金刚乘、、、、、、不要再想了!大家都是佛教徒,各大宗派的想法可以放下。有很多的方式可以用来想“大家都是清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