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翻译名义集心意识法篇第五十七华严云。诸业虚妄积集名心。末那思量。意识分别。眼等五识了境不同。愚痴凡夫不能知觉。怖老病死。求入涅槃。生死涅槃二俱不识。于一切境。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此大陀罗尼。忝自髫年便能口诵。且罔谙持法。后习天台教观。寻其经文。观慧事仪足可行用。故略出之诚堪自轨。然智者所立行仪。总有四种。何等为四。一曰常坐。即
首楞严经义海卷第四(经一之四)翦四(凡遇圆相即是标辞与?同其上文)。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 (?奢摩他即出生死到涅盘之道路也)。 今复问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
法苑珠林 第六十二卷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祭祠篇第六十九 占相篇第七十祭祠篇(此有三部) 述意部 献佛部 祭祠部述意部第一窃闻。金玉异珍在人共宝。玄儒别义遐迩同遵。岂必孔生自国便欲
第三十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论十地品二十六之六第十法云地将释此地。五门如前。一释地名目者。明此地何故名为法云地者。明此菩萨登法王位。智满行周。以大慈悲云于诸生死海。普降法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四十之一 韩四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十定品第二十七 初明来意先辨会来会来有二一约圆融谓前明普门中所具
第十一卷 翻译名义集众善行法篇第四十八四悉被物。众善随宜。四门之路有殊。一乘之果无别。种种正行。皆断万劫之爱绳。一一助道。尽破千生之尘网。今搜梵语。略注宋言。欲具乎二种
此经疏钞。大文分三。初通序大意。二开章释文。三结释咒意。为顺诸经序正流通三分。亦顺净业信行愿故。○初通序大意(五)。初明性二赞经三感时四述意五请加。○初明性。灵明洞彻。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