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兜率天/ 文章正文

候补佛的菩萨,为何居住兜率天

导读:兜率天是欲界的第四天,也是弥勒菩萨成佛之前所居住的地方。其实兜率天不仅是弥勒居住的地方,也是许多候补...

兜率天是欲界的第四天,也是弥勒菩萨成佛之前所居住的地方。其实兜率天不仅是弥勒居住的地方,也是许多候补佛的菩萨所住的地方。但有些师兄对这方面不了解,所以想知道候补佛的菩萨,为何居住兜率天?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回答吧!

候补佛的菩萨,为何居住兜率天

第一,因缘业熟故。

候补佛位的菩萨,居住在兜率天,并不是静静地住着,在那里傻傻地等待,没有任何作为。经中说“处兜率天,弘宣正法”,世尊还在兜率天的时候,就开始讲法了。

兜率天的众生,正好闻法因缘成熟了;而且他们对欲望容易满足,有好法喜法之心。对菩萨所说的妙法,欢喜信受。

第二,寿命适合故。

天人的寿命很长,第一重天寿命是500岁,第二重天是1000岁,第三重天是2000岁,兜率天处于第四重天,众生的寿命是4000岁。世尊要在兜率天住4000年之后,就会降生到我们娑婆世界了,只不过是因为天上的时间跟地上的时间有差别,其实在人间要过很久了。

因为补处菩萨在兜率天的时候就开示讲法了,众生都在闻法。如果众生的寿命比菩萨住的时间久,等菩萨降生人间的时候,也会示现天人五衰的景象,众生看到这样的情况,就会觉得菩萨的寿命比他们还短,也许就生不起对法的尊重。

如果是众生的寿命只有一千岁,或者五百岁。那菩萨要待四千年,这时的众生就无法知道菩萨要去人间成佛了,也无法追随去人间继续听闻佛法。

当时护明菩萨住在兜率天的时候,要降到人间时,也会示现天人五衰相:头上的花冠就开始枯萎了,腋下开始出汗了,天衣变脏了,身上的光明慢慢没有了,在自己的本座上坐不住了。

护明菩萨只是示现将要降到人间了,那些天人也在那里嚎啕大哭,像佛涅槃的景象一样,以为菩萨要堕落人间了,要去受苦了。

护明菩萨就说:“我并不是堕落,只是人间众生因缘成熟了,我要去成就佛果,度化他们。你们也可以跟着我投生到人间,以后听闻佛法,必定能够解脱。”

所以,佛居住在兜率天,寿命正好与佛将要去成佛的时间吻合。佛要降生人间了,这些曾经听法的天人寿命也尽了,可以一同来人间,继续听闻佛法,护持佛法,解脱证果。

候补佛的菩萨,为何居住兜率天

第三,智慧安稳故。

兜率天以下的人,沉迷五欲;以上的天,处于禅定之中,没有好法乐法之心。

以前学校有一位师兄,能记起前世的事,也知道自己是从天上来的。他能清楚记得从天上掉到人间的感觉,像被五座大山压住一样,在一个隧道里,压得喘不过气。在天上还能呼吸,越到下面越难呼吸,而且越来越臭。

也许是记得这么清楚,他到了这一辈子,就与世界格格不入,可能还在回忆天上的快乐吧,肯定难以接受人间的污秽不堪。

有一学佛的师兄知道他的情况,曾向他介绍一本佛经,以为他既然知道有轮回,应该很有善根,很容易信佛学佛。谁知他说:“这些我都知道,我曾在天上看到《金刚经》,都不想看,来到人间了,我怎么还去看呢?”

可见,天上佛经也很多,但是沉迷享乐的天人,根本无暇顾及,不愿听闻佛法。

在印度有三个兄弟,一个是天亲菩萨,还有无著菩萨,一个师子觉菩萨,他们三个人修行弥勒净土的,相约以后谁先往生到弥勒净土,就赶快回来报告一声,给大家生起信心。就像我们修净土,希望谁去了极乐世界回来通报一声,可以增加信心。

师子觉最先往生兜率净土,天亲菩萨、无著菩萨就在人间等,等了很久,都没等到师子觉菩萨回来汇报。

不久,天亲菩萨也准备命终了,这时候无著菩萨就说:“你去的时候,记得要回来跟我说一下,顺便看一看师子觉在干什么,怎么不回来。”

天亲菩萨就到了兜率天,就去拜见了一下弥勒菩萨,合掌礼拜,想到无著菩萨的交代,马上回来报告。就这一会儿的时间,无著菩萨已经等了三年。

然后就问:“师子觉去哪了?怎么还不回来报告?”

原来,师子觉都没有到兜率内院,还在外院的时候,就被天女迷住了,享乐去了,都还没见到弥勒菩萨。

如此有修行之人,都沉迷于天人之乐,可见天上想闻法也不容易。我们在人间虽然很苦,但苦是入道因缘,苦一点我们才能听得进去;太享乐了,就不想学法了。

第四,佛居中道故。

佛是最中道、最平和的,不像其他的,要么偏左,要么偏右;要么偏有,要么偏空。佛不一样,他是住于中道实相之中。

他示现降生兜率,就是为了表中道之法——兜率天在六欲天中,刚好处于中间。

甚至佛示现八相成道,很多都是处于中。

佛是在什么时候降到母胎的呢?是在中夜(印度分前夜、中夜、后夜,中夜大概就是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2点之间)。

佛什么时候逃出去出家的呢?也是在中夜,骑着宝车宝马逃出去。

佛是什么时候涅槃的呢?也选择在中夜。

这一切都是表法的,显示佛的中道实相,不偏不倚。

候补佛的菩萨,为何居住兜率天

上述就是候补佛的菩萨,为何居住兜率天的相关回答,希望对师兄有帮助!师兄在了解佛教的内容时,无论是哪方面的都应该多去看看,这样才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