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大院法师讲心经

时间:2019-07-02 17:54:35    编辑:尹銮天

心经心经全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印度的无垢友论师解释《心经》时,把正宗分概括为两句话:“八事摄三解脱门,十一答陈说五道”。我们如果懂得无垢友尊者的两句话,这就是实修的教授。那整个《心经》的修行方法、窍诀就都在其中了。

“八事”指空性、无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八事可以用三解脱门概括起来,三解脱门是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三解脱门主要讲的是资粮道位、加行道位和见道位的修法。

资粮道位侧重于修空解脱门,把凡夫知见转为佛之知见。凡夫此前都是用生灭的妄心来用事,现在由修空解脱门而契入空性,契入不生不灭的真心。

加行道位侧重于修无相解脱门。无相解脱门就是修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资粮道位侧重于修观;加行道位侧重于修寂;见道位所修的就是无愿解脱门,实际上也就是不增不减。这是讲八事摄三解脱门。

然后“十一答陈说五道”。无垢友论师把观世音菩萨的开示结合五道的修行方法,总括为十一个回答,对五道位之中每一位次修行上所要遇到的问题都做了完整的回答。如果我们只是从外层义来讲就会产生一个问题。曾经有人问: “《心经》先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又说全部皆空,既然都皆空,还说那么多名相干什么?”等等。如果我们懂得内层义,就知道她不是简单地把这些名相罗列上来,而是有个完整的修行次第在其中。以至修到哪个位次上会遇到什么问题,观世音菩萨怎么来开示,这是属于以十一答来摄五道。

“十一答”中资粮道位一答。它是答什么呢?因为前面有个总持分:“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资粮道位里怎样才能照见五蕴皆空,就是回答这个问题。

另外,加行道位一答,见道位三答,修道位二答。无学道位之中,十地最后要接近成佛的时候,有一个无间道,这时有一答,最后就是佛道三答。加起来有十答。还有一答就是密咒道一答,讲我们最后用的咒“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

用此咒来总括五道的修行方法,这属于密咒道一答。

我们用这个方法简略地把智慧轮论师所翻译的《般若心经》过了一遍。因为大家都熟悉的是玄奘法师的译本,所以还是用玄奘法师的译本来共同学习会更方便一点。

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虽然《心经》包括经题总共仅268个字,但内容极其丰富,已圆满地概括了从凡夫到成佛之五道位的所有见地、修行方法和修证的果位。

从修证果位讲,他修到某一个位,应该有哪些成就相?比如你修到资粮道位,如何知道自己是到了资粮道位,成就了呢?一定有三个成就相,即“坚固的出离心,广大的菩提心,业果如理取舍、身语意清净的世俗正见”,这三个条件是成就资粮道位的标准,是三种成就相。五道位也都有其成就相,而不是泛泛地说,以上是略说。

前面讲过,任何经典都会包括四层意思——外层义、内层义、密层义、密中密层义。外层义侧重于讲基,讲见地;内层义侧重于讲道,讲行持;密层义侧重于讲果,讲成就的征相,成就相;密中密层义是究竟义,是讲佛陀的果地境界。如果我们只是把《心经》当成佛法概论来详解那些名相,当然也很重要,但只相当于外层义。我们到底怎么修呢?还是不知道。所以尝试讲一点内层义,讲《心经》之中所蕴含的实际的修行方法。

在见、行、果之中,偏重于讲“行”。因基为修道之所依,见地为我们修道之所依,见地不正确,怎么修都等于盲修瞎炼,如《首楞严经》所说:“犹如煮砂,而欲其成饭”,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首先就要树立好见地。

因为果是修道之所证,所以我们会侧重于讲行。在资粮道位和加行道位,行者所修习的主要是基,是见地;在见道位,行者所修习的是道;在修道位,行者是反复地修习基与道二者;在无学道位的无间道上所修的是果。当然,五道之中每一道都有基、道、果。因此我们侧重于讲资粮道位和加行道位以及见道位的见地与行持。

我们先说经题,玄奘法师的译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此经题八个字可分为四个段落,第一段是“般若”,第二段是“波罗蜜多”,第三段是“心”,第四段是“经”。

般若是梵语,其意为清净无漏圆满的大智慧。智是照见、是知俗谛;慧是拣择、拣别,照真谛。通达有为的事相名之为智;通达无为之真理名之为慧,所以是这种清净无漏圆满的大智慧。般若,在五种不翻之中属于尊重不翻。

般若可以有很多种分类法,可分为二种般若——共般若、不共般若;或三种般若——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或五种般若——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境界般若和眷属般若等等。如此可以有无量种的分法。我们只有有了这种(般若)智慧,才可以真正做心的主人,真正地快乐无忧。僧璨大师说:“快乐无忧是名为佛”,内在是智慧相;外在对自己就是快乐相,对众生就是慈悲相。能做心的主人就要依靠般若,没有般若智慧,只能做习气的奴隶。有了智慧才能断烦恼、出轮回,所以说有智慧就没有烦恼,有慈悲就没有冤家。

佛陀曾说过一个寓言来彰显智慧的重要。在某一个时期,掌管智慧、财富和幸福的三位神,他们原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有一天他们为谁的本领最大而争吵起来。

幸福之神说:“当然是我最重要了,如果一个人智慧如海,财富像山,但一生却多灾多难,没有一天幸福的日子,那他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财富之神又说:“如果一个人穷到连一口饭都没得吃,空有满腹智慧,幸福又在哪里呢?可见我最重要!”智慧之神又说:“你们两个当然都很重要了,但如果一个人家财万贯、无灾无难,却是一个傻子,那他就比那些人生充满了挫折的人可悲得多啊!可见智慧最重要!”

三位神各说各有理,一时也分不出高下。这时他们看到一位农夫正在种地,财富之神就建议:“这样好了,我们拿这个人来做个试验,比一比谁最重要。”说完以后,财富之神用手指一指。农夫的犁马上就犁到一口大缸,缸里装满了金银珠宝。突然得到这么多财富的农夫一下子就吓傻了,一时迷了心智,呆在那里半天。

之后农夫就想:我突然之间得到这么多财富,回家以后,左右邻居一定会怀疑我这些钱财从哪儿来的。亲戚朋友也一定会争先恐后跑来向我借,借与不借都不好。甚至于那些坏人、强盗也会来打主意,来偷盗、抢夺。为了安全起见,不如搬到一个没有任何人认识我的地方去居住。

农夫主意已定,马上丢下他的犁,放弃他的土地,一刻不停带着金银珠宝逃出家乡,在一个非常遥远、完全陌生的城市里定居下来。

意外成为富翁的农夫,虽然在异乡定居下来,但生活并不快乐,因为他既没有亲戚朋友,也没有可以做、可关心的事情,每天都只闷闷地坐在那个地方发呆。

这时幸福之神就说:“你看,财富之神赐给他那么多财富,并没令他生活更加美好,还是换我来试试吧。”幸福之神也用手指一指,这时一位端庄的少女刚好走过农夫的窗前,两个人就很愉快地交谈起来,很快农夫就托媒人向女方的家长提亲。女方的家长看农夫老实可靠,又有大笔的财富,就同意了这门亲事,很快就办婚礼了。婚宴上,少女的父亲观察到女婿(这个农夫)不大说话,也不笑,常常发呆,而且没有提到他有任何的亲戚朋友。

这少女的父亲就后悔了,心想:“这个人虽然很有钱,但却是个傻子,怎能配上我的女儿呢?我女儿一生的幸福不就毁了吗?不如今晚把他杀掉,然后谋夺他的财产,再找个聪明的小伙子来当我的女婿”。

少女的父亲这样想的时候,财富之神就觉得无计可施了,因为若再继续赐给他更多的财富,只会加速他的死亡。幸福之神也毫无办法,因为对一个有钱的傻子来说,幸福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面。两位神都无计可施,就一起去求智慧之神救救这个可怜的农夫。

智慧之神也同意了,他用手指一指,农夫就有了双倍的智慧,气质、神情举止马上就不同了。只见他眼睛转一转,突然就站起来,很从容、很淡定地大声对大家说:“尊敬的岳父岳母、尊敬的父老乡亲,朋友们!请大家静一静,我有几句话要和大家说说。”

大家想这个人怎么即刻就变得这么有智慧,这么从容淡定,气质这么好了呢?就静静听他说。

农夫说:“我第一次看到我美丽端庄的妻子时,看到她有着贤妻良母的这种气质,我心里就想,拥有这么好气质的女儿,一定是由最好的父母教养出来的,经过这许多天的观察,我确认我的岳父岳母确实是最好的、最有文化的,也是最会教育儿女的,为了感谢他们教养出这么好的女儿,我决定将大部分的财产、财富都送给他们。之后带着我的新婚妻子返回故乡。”

由于他智慧增长的缘故,很快又可以拥有更多的财富,当然生活也更加地欢喜自在,幸福。可见幸福和财富的源泉其实都是智慧!没有智慧的人只会受人摆布。

所以说有财富是福报,能够懂得怎么如法地用,这就是智慧。没有智慧的人只会受人摆布、任人宰割,即使是属于他自己的财富和幸福也永远都会掌握在别人手里。有了智慧,我们不但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也能享受欢喜自在、快乐无忧、解脱的那种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幸福。不然,六道轮回里哪有什么幸福可言呢?我们现在学的《心经》正是观世音菩萨的智慧手指,愿我们都能够信受奉行,开大智慧。

下面经题第二段是“波罗蜜多”。波罗蜜多译为中文就是“彼岸到”。“波罗”是彼岸,“蜜多”是到。有了般若圆满的智慧,才能超越生死轮回痛苦的此岸,证得常乐我净的大涅槃彼岸。

佛陀在经典中说,凡夫众生修行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这三大阿僧祇劫是已经入了初住位以后,还要三大阿僧祇劫,也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贤位的修行要经历一大阿僧祇劫。此时道力还很微弱,常会被烦恼所干扰,所以称之为“远波罗蜜”。

往上就是开悟、明心见性了。就是入圣流(前面是贤位,这是圣位)。由初地到七地要经历第二大阿僧祇劫,这时道力增长,名为“近波罗蜜”。从第八地不动地一直到十地,是经历第三大阿僧祇劫。名之为“大波罗蜜”。我们读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就会读到“未成就名空,已成就名般若,因名般若,果名萨婆若。”萨婆若海是佛陀的一切种智海。

可见,“般若波罗蜜多”其实有三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指佛陀所证得的一切种智;第二层意义是现证一切种智之道;第三层意义是为了成就一切种智之道的教授。其实就是说般若波罗蜜多的果、道与基,也就是般若波罗蜜多的密义、内义和外层义。这样就可以明白波罗蜜多的义趣。

印度有三位大德论师——无垢友尊者造《心经广释》,是讲《心经》的内义,阿底峡尊者造《心经广释疏》,就是解释无垢友论师的《广释》,所讲的就是成就一切种智之道的教授,讲得非常细,吉祥狮子造了一个《心经密咒道释》,就是讲《心经》的密义。

接下来讲“心”。

“心”是指《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要、心髓、纲领。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法,都是从佛陀所现证的一切种智的大智慧海之中自然流露出来的。而说法的目的也是希望听闻的人依他所传的修行方法,开发自性本具的智慧,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自在。

可见,佛法是从智慧而产生,同时也能帮人开启自性本具的智慧而达到开悟、明心见性的境界。我们现在所学的《心经》更是智慧之中的大智慧,般若智慧的心髓法要,智慧的“浓缩丸”。

“经”,可以译为贯、摄、常、法。贯,是贯穿所说之义理;摄,是摄持所教化的众生,令众生能百读不厌,好像磁铁吸针一样;常,是古今不易;法,是远近同遵等等。当然还可以说绳墨义、涌泉义等等,那就无量了。

整部经文可分为八分,接下来进入到经文的学习。玄奘法师的经历、成就就不多说了。

首先看八分。八分即总持分、资粮道分、加行道分、见道分、修道分、无学道分、证知分和秘密分。是依据传承这个内层义来讲的,跟常规看到的《心经》的注释可能会有些不同,但实际上内在的修行方法,法要上面都是一样的。

先看第一总持分。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底下智慧轮的译本就把它全部包括在里面了,他翻译为“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翻译为“观自在”是侧重于自利,侧重于智慧。菩萨有究竟圆满的智慧能够于法自在,华严上讲十种自在——身自在、心自在、寿自在等等,我们也不展开说。翻译为“观世音”是侧重于利他,侧重于慈悲。菩萨大慈大悲,循声救苦,循声救苦度群迷。

菩萨译为觉有情,也译为大道心众生。

“观自在菩萨”,就是指没有执著心而有智慧观察的功能就是观自在菩萨。我们修到没有执著心而随时保持觉照,证入诸法空相,人人都是观自在菩萨。即金刚经上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住是执著心,心是智慧心,没有执著心而有智慧的觉照,这就是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般若也可以分为相似般若、浅般若、深般若、无上般若。

凡夫众生通过修学佛法开启内心的智慧,减少烦恼。这称之为相似般若。

小乘的圣人阿罗汉已经断见惑和思惑,破除人我执,成就无我的解脱,这是浅般若。大乘圣位的菩萨其智慧离开有无二边,离开色空二边,不执著于凡夫与圣人的同异,凡圣平等,有无同体,入世化世而不受世间现象的困扰,不被染污,称之为深般若。到了成佛的境界,就叫无上般若,也叫甚深般若。

观世音菩萨修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时,在一切顺逆境界之中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以究竟圆满的智慧来行持甚深境界的般若。这时它的功用是什么?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法,百法上面讲十一种色法。色法也包括了正报——组成我们身体地水火风四大;也包括了依报——我们生存的环境。

受想行识是心法,是精神。受是感受,苦乐忧喜舍五受,想是判断,行是判断以后如何处理,识蕴是阿赖耶识,去后来先做主翁。

我们看植物人是不是都具足五蕴?当然他的色蕴也还在,识蕴也还在,但他丧失了受、想、行三蕴的功能,所以是植物人。

我们也可以简单地说,当然不是非常准确,眼耳鼻舌身这前五识,可以概括在受蕴里面,第六意识就是想蕴,第七末那识就是行蕴,第八阿赖耶识就是识蕴,这是一个简略的概括。

“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谛观身心,但见五蕴。身是色蕴,心是受想行识蕴,在五蕴之中求人我之相了不可得,一切众生都只是五蕴的暂时积聚而已,所以无量劫以来,虚妄之中的我执、人我执就可以破掉。

一切的烦恼都是由我执而起,我执空了以后烦恼就断了。所以小乘四果阿罗汉就是断见惑、断思惑而超出六道轮回,分段生死就没有了。

再观五蕴。蕴从缘生,也是因缘和合的再现,实质上是不生不灭的,因此也没有自体。缘生无性,求五蕴之相也是了不可得,这样成为五蕴皆空。

这其实有两层修法,先观每个人的身体是什么?没有凡夫无量劫以来所妄执的一个所谓的我,因为都只是五蕴而已。先观五蕴,这是第一个层次,这样就把无始劫以来一直虚妄执著的我相破掉了。

再进一步观五蕴皆空,法执也破了、也尽了。法执产生于所知障,它障碍菩提涅槃;所知障尽了以后,菩提涅槃自然现前,所以变易生死也就没有了,二种生死永断,五住烦恼灭尽了,这是“照见五蕴皆空”两个层次的修法。

“度一切苦厄”。苦:是痛苦。厄:是危险、灾难。我们进一步来说“痛苦”两个字:痛,主要是生理上的;苦,主要是精神层面的。痛并不一定苦,苦并不一定痛。我心里面很苦,但是我身上不一定痛。

所以每个字都可以把它辨析得很清晰。当然苦有所谓的三苦、八苦、无量诸苦,所谓的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恨、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也可以把它归纳为三类:生理的苦,心理的苦,身心结合的苦。生理的苦是生老病死;心理的苦是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等。也可以说心念的生住异灭,凡夫的生灭心都是苦。

身心结合的苦就是五阴炽盛苦。因为五阴聚合,所以生理和心理形成了我们生命的流转,一生接着一生,这是五阴炽盛苦,所以是身心结合的苦。

以上是略讲了“度一切苦厄”。其实这句话是把《心经》的功用也包括在其中,说出来了。

天台宗讲经喜欢讲五重玄义,我们因为不是作讲经的方式,只是讲一个晚上,所以只略略地提一下《心经》的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相。

释名。《心经》怎么立名的?“般若波罗蜜多”这是法,“心”是喻,法喻立名。心,用凡夫知见来说心脏对一个人很重要,用这个来比方《心经》是般若法的精髓心要,好像佛法的眼睛,佛法的心脏、心髓。法喻立名。其体是以诸法空相为体。

其宗要就是修行方法,是以无所得为修行的宗要。学般若法其实只要懂得九个字:无所求,无所住,无所得。见地是无所求,自性本自具足一切,哪里需要向外求呢?行持就无所住。果位是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接下来就是辨用,其功用是什么呢?《心经》的作用就是破三障,度一切苦厄,离苦得乐。

破三障:报障,包括正报和依报的障碍都能够破,还有业障、烦恼障。百法里面把烦恼障分得很清晰,所谓的六根本烦恼,大随烦恼、中随烦恼、小随烦恼,那些也只提一提。

判教相,属于般若时,属于熟酥时。

那么到此地就把总持分说圆满了。以下是第二——资粮道分。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是讲资粮道的修行方法。资粮道主要回答一个问题:怎样能够证得五蕴等等自性,都是无自性,都是空性。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空,也就是如经里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具体怎么来做到呢?

〔舍利子〕这是观世音菩萨叫着佛陀的阿罗汉弟子里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的名字来提醒他,其实也就是提醒我们。

色是指一切的现象。有颜色的:红、黄、蓝、白、黑、绿等等,赤橙黄绿青蓝紫,这都是色,颜色。还有形色:一个物品有一个形状,长短方圆大小;还有粗大的物体,比如天体,日月;还有微小的,比如微尘,极微尘。

有可以用形象来表现的物质,称为有表色法。还有无法用形象来表示,但确实存在的能量,称之为无表色法。

我们得戒体得到的是无表色。它是一种能量,代代相传,从释迦佛开始,这种传承的能量,加持力,这是无表色法。

空是指本体,是指真如。

〔色不异空〕是指一切现象都是依真如本体变现出来的,是从假入空,照了真如实性。

〔空不异色〕是由真如本体变现出一切现象,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这是由从空而出假,是照了因缘。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讲空假相即,性相相即。

色不异空是对凡夫讲的。凡夫着相,一切境界都认为是实有的,因此而迷惑颠倒,而妄有取舍,贪得无厌,由此开示说色不异空,叫大家都能清醒明白,不要执著于所有的色相。因为纵然我们费尽一切的心力、毕生的精神去追求外在的东西,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反而临命终时还要随业受报,枉受轮回之苦,太不值得了。

空不异色是侧重于对二乘声闻、缘觉来说的。二乘人执空,认为凡夫执著于色相,造业受报,所以他们就断除人我执,但法见未除,虽然了了分段生死,还有变易生死未了。所以说空不异色而来度化他们。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破菩萨对色空还存有色和空二见而说的。

“色不异空”侧重于自利,通过修行来提升智慧,明白万事万物都是变化无常的,掌握变化的规律,随时保持觉照。每天都能够活得欢喜自在,不寄情于不可知的未来,也不悔恨从前的业障。活在当下,当下就是最美好的一刻;活在清净,清净正是最好的解脱。这样色不异空,彰显智慧。

“空不异色”侧重于利他的慈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不执著于自利利他的任何一边,自利利他不可分割,圆融一体。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受、想、行、识四蕴是精神法,是心法;亦复如是,也都是幻影,即“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这样以此类推。

当然色蕴一破,受、想、行、识四蕴也就随之纷纷破了,因为同样都是虚假不可得的幻影,色相既然不可得,没有这个色相哪里还有什么受?受从哪里来?色相既然不可得,还受一个什么呢?当然就不存在,受也随之契入空性了。没有受,想又从何而生起?所以想蕴也契入空性了。依次行蕴、识蕴也都破了。色蕴既然是空性所变现,受、想、行、识也是真空妙性所显的用。

归纳起来说,在资粮道位上,(刚刚这一段经文都是讲资粮道位的修行方法)主要就是讲修空解脱门,空解脱门主要的修法是两个层次的内观——空性和无相。

如何来修空性?就是修缘生性空。认识到一切色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都是依他起性,是无自性空。因为依他起性的东西都是无自性的,所以说一切色法无自性空,这就是“色不异空”。而在空性之中又能缘生一切法,这就是“空不异色”。这就是修空性的法。

第二个层次就是修无相的法。修无相就是破除色和空的相对,达到绝待圆融,也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具体的修行方法无量无边。如《清净道论》上面讲要修七清净,修四界差别观。

我们切勿轻视小乘法,不要好高骛远。小乘的内观禅,其实是非常简捷明了的。在身心结合的地方来修,觉知呼吸,觉知感受,保持平等心,然后依次修七清净。

释迦如来住世时,那些弟子们都是上根利器,如来一座法,马上开悟、成道,乃至证得阿罗汉道,根器差的可能三、五、十年也成就了。

我们学佛,别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也未必有什么成就,原因在于轻视小乘法,没有从这最简捷明了的法要上开始。所以还是要重视四界差别观、七清净等等,或是修白骨观,因为众生虽然理论上可以明白色即是空,但实际上做不到。只好先修白骨观、修不净观,等修到白骨流光,光也空掉,这时就是照见五蕴皆空,“色不异空”。

色不异空,就证到空,你证到这个空,空也还要空掉,因为你执著的这个空,是真正的真空吗?不是,还是我们的心意识所变现出来的有相清净。所以第二部分是“空不异色”。

本文链接:大院法师讲心经

上一篇:抄写心经的领悟是什么

下一篇:自己抄的心经怎么处理

经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