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卷 阿毗昙毗婆沙论杂揵度无义品第七之四又世尊言。有化法调伏。有如法修行。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禅那梨师经。是此论所为根本。曾闻摩伽陀国。有大疾病。当
第一百九十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见蕴第八中念住纳息第一之四受乐身受苦身受不苦不乐身受。及苦心受时如实知。此一智谓世俗一切身受及苦心受唯有漏故。起世俗智则如实知受乐心受不
第六十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五三结乃至九十八随眠。为前摄后后摄前耶。问何故作此论。答为重遮遣分别论者执他性摄。及重开显应理论者说自性摄令转分明故
第五卷 阿毗达磨俱舍论分别根品第二之三如是已辩得非得相。同分者何。颂曰。同分有情等论曰。有别实物名为同分。谓诸有情展转类等。本论说此名众同分。此复二种。一无差别。二有差
阿毗昙心论 第一卷尊者法胜造晋太元元年僧伽提婆共惠远于庐山译界品第一前顶礼最胜离恼慈哀颜亦敬顺教众无著应真僧说曰。法相应当知。何故应知法相者。常定知常定相。彼曰。定智有
第二十卷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释分别慧品第七之二说一切凡夫及圣人。由通义于一切智修诸德已。十八不共得佛法。谓力等。此法唯佛世尊一人。于尽智生时已至得得修。非于余人。今当说。
第一百四十九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根蕴第六中触纳息第三之一有十六触谓有对触。增语触。明触。无明触。非明非无明触。爱触。恚触。顺乐受触。顺苦受触。顺不苦不乐受触。眼触。耳
第十八卷 舍利弗阿毗昙论摄相应分相应品第二心心数法。当知相应。当知不相应。当知无相应。当知非无相应相应。当知亦有相应不相应无相应非无相应不相应。当知亦有相应不相应无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