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爱敬纳息第四之二云何供养恭敬乃至广说。问何故复作此论。答前虽别说供养恭敬自性。而未总说于一境转。今欲显示此二于一境转故作斯论云何供
第七十六卷 阿毗昙毗婆沙论智犍度他心智品第二之二问曰。念前世智。为念曾所更事。为念未曾所更事耶。答曰。念曾所更事。问曰。若然者则无念生净居天者。所以者何。无有曾生净居天
第一百三十七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大种蕴第五中具见纳息第三之四问此除色想。自体云何。答慧为自体。若尔何故以想为名。由此聚中想用增故。如持息念身等念住。本性生念。宿住随念
第十八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十有余师说。色法虽有同类因。而在此身非余身。相似为因非不相似如此身羯剌蓝位。与此身羯剌蓝位为同类因。与余位作缘非因。乃
卷上卷下第二十卷 舍利弗阿毗昙论 上绪分因品第二因有因由因生法。谓因义因有四事。当知一切有为法有因义。绪集诸因正门。因因。无间因。境界因。依因。业因。报因。起因。异因。相
分别功德论 第四卷失译人名附后汉录◎如来所以广为四部各各说第一者。乃为将来末世遗法之中。或有四姓外学梵志。及四部弟子。共相是非。自称为尊。余人为卑。如是之辈不可称计。故
第七卷 众事分阿毗昙论分别摄品第六之四三世及三世说事。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九智知。除灭智。六识识。一切使使。欲界苦苦。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七智知。除比智及灭道智。六识识
第十五卷 舍利弗阿毗昙论非问分烦恼品第十一有一人出世。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断恶不善法。生诸善法。断苦法。得乐法。寂静诸漏灭诸漏。除诸所作业。能得寂静第一义清凉。究竟尽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