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最高古,能离生死苦;托生宝莲华,安居极乐土。释迦亲口宣,远公为初祖;八万四千门,此门第一数。二念佛能自肯,因同诸佛等;天地为屋庐,烟霞当衿枕。菩提似春生,烦恼如
今日诸大居士,请我开示参禅的法门。诸位要知道:参禅的法门,与其他一切法门皆不同,一切法门皆可开示,唯独参禅的法门不可开示。何以故?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词相寂灭。”
众人同生于天地之间,由圣人教以相生相养,相敬相爱,故能安居。不然,相争相夺,相残相害,相吞相啖,犹胜于禽兽,岂有生存之理乎?孔子偕诸门人,周游列国,传食诸侯;孟子后
佛徒教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布施为第一波罗蜜。今日社会上行慈善者,施财施物,施衣施食,救济贫穷困苦者,皆受佛教教化而来。不受佛教因果报应之教化,而肯行布施者未
维持世道,挽回人心,这是佛教的宗旨。近时世道的风气,人心的趋向,犹如狂流归海,愈趋愈下。人们的衣食住行,无时不向奢侈上迈进。人们的寿命身量,无时不向短小途中竞跑。愚
尝闻:骊龙颔下有珠焉,雨一切财物,凡有求者,悉皆如意,故名如意宝。其余世间珠玉,虽有宝名,实玩物而已,未足称宝也。佛法中有僧焉,演一切法音,凡有求者,无不离苦得乐,
吾佛教义,有四种阶级:第一生信,第二解理,第三修行,第四证果。今说第三修行的要门。佛说:“一切唯心造。”即地狱天宫,众生浊土,诸佛乐国,一切世界,皆我人妄念及妄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