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卷 摄大乘论释释应知入胜相品第六释曰。此品有十章。一正入相。二能入人。三入境界。四入位。五入方便道。六入资粮。七入资粮果。八二智用。九二智依止。十二智差别。正入
瑜伽师地论 第五十四卷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四 复次云何识蕴差别。此亦五种应知。一由安住故。二由杂染故。三由所依故。四由住故。五由异相故云何安住。谓习欲者欲界诸
菩提资粮论 第五卷圣者龙树本比丘自在释大隋南印度三藏达磨笈多译问得力菩萨于众生中。云何应修行。答诸论及工巧明术种种业利益世间故出生建立之于中书印算数。矿论医论。能灭鬼持
菩提资粮论 第六卷圣者龙树本比丘自在释大隋南印度三藏达磨笈多译问云何修习答四神足为根欲进心思惟四无量住持谓慈悲喜舍于此四无量中。习近多作已。得心堪能。得心堪能已。便入初
第四十七卷 摄大乘论释释智差别胜相品第十三之二论曰。有几种佛法。应知摄此法身。释曰。不为显摄法身体。故为此问。为显摄法身证得故为此问。论曰。若略说有六种。释曰。若广说有
十住毗婆沙论 第七卷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分别法施品第十三菩萨于财施应如是修学又应修学法施如说众施法施最智者应修行一切布施中第一最上最妙。所谓法施。是施智
第四卷 究竟一乘宝性论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品第五之三次说依净不净时不变不异故。说二偈。菩萨摩诃萨如实知佛性不生亦不灭复无老病等菩萨如是知得离于生死怜愍众生故示现有生灭此偈示
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卷上天亲菩萨造法门句义及次第世间不解离明慧大智通达教我等归命无量功德身应当敬彼如是尊头面礼足而顶戴以能荷佛难胜事摄受众生利益故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