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十诵律(第二诵之三)九十波夜提之初佛在舍卫国。尔时南天竺有论议师。以铜鍱鍱腹头上然火来入舍卫国。时人问言。汝何因缘尔。答言。我智慧多。恐腹裂故。汝头上何以着火。欲照
第二卷 十诵律(初诵之二)四波罗夷法之二佛在跋耆国跋求摩河上。是时佛语诸比丘。修习不净观得大果大利。诸比丘作是念。世尊教我等。修习不净观得大果大利。我等当勤修习。诸比丘作是
第四卷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 第一门第四子摄颂之余。 尔时佛在广严城。于此城中有栗姑毗子。名曰善贤。性无诳谄质直为行。每于日日敬礼世尊。后于异时欲诣佛所。实
第四卷 摩诃僧祇律 复有十三种分齐物。何等十三。一物分齐。二处分齐。三不定分齐。四垣墙分齐。五笼分齐。六寄分齐。七杂分齐。八幡分齐。九相因分齐。十杙分齐。十一园分
第四十六卷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入王宫门学处第八十二之三尔时胜音城顶髻王。受父禅后初以正法化人。未经多时便行非法。彼二大臣利益除患。白言。大王当以正法化人勿为非法。何以
第五卷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第七子摄颂曰。外道覆认衣作记死时施有五种亲友得法独应行尔时佛在王舍城住竹林园。时摩揭陀主影胜大王。闻说妙法得见谛已。遂与八万诸天子众。并摩揭
第十八卷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知尼先在白衣家后令他去学处第九十八缘处同前。时有众多苾刍尼。游行人间至一聚落。为求宿处。遂有长者许尼停止。时吐罗尼随后而来。亦为求宿
第四卷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第十二汙他家马宿满宿。此二人二宿出时生。因宿作名。是豪族家。深着世乐不能舍心。是故犯戒放逸作恶行污他家者。作种种恶业。破乱他人信敬善心是名污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