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卷 摄大乘论释释应知入胜相第六之余入资粮果章第七释曰。由入应知胜相。菩萨得何果。菩萨得资粮果有八种。论曰。由入此相得入初欢喜地。释曰。此文即显三果。一得胜时。二
第二十九卷 摄大乘论释论释增上慧学胜相胜语第八之二论曰。于方便无分别智中有三种。谓因缘引摄数习等。出生差别故。无分别智亦有三种。谓知足不颠倒无戏论等无分别故。无分别后得
第十一卷 摄大乘论释 总标纲要分第一 诸破所知障翳暗尽其所有如所有 诸法真俗理影中妄执竞兴于异见 斯由永离诸分别无垢清净智光明 获得最胜三菩提惑障并习断常
第二十七卷 摄大乘论释论释入因果胜相胜语第四(此品有十章)成立六数章第一论曰。如是已说入应知相。说彼因果云何可见。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波罗蜜。云何由六波罗蜜得入唯
第十四卷 摄大乘论释所知相分第三之一论曰。已说所知依。所知相复云何应见。此略有三种。一依他起相。二遍计所执相。三圆成实相。释曰。依所知相说如是言。略者要也。论曰。此中何
第五卷 摄大乘论释释所知相分第三之二论曰。复次云何得知如。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显现而非称体。由名前觉无称体相违故。由名有众多多体相违故。由名不决定杂体相违故。此中
第十八卷 摄大乘论释增上戒学分第七论曰。如是已说因果修差别。此中增上戒殊胜云何可见。如菩萨地正受菩萨律仪中说。复次应知略由四种殊胜故此殊胜。一由差别殊胜。二由共不共学处
第十七卷 摄大乘论释 彼入因果分第五 论曰。如是已说入所知相。彼入因果云何可见。谓由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六种波罗蜜多。云何由六波罗蜜多得入唯识。复云何六波罗蜜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