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思纳息第八之四云何异生性。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义故。谓或有执欲界见苦所断十随眠是异生性。如犊子部。彼说异生性是
第一百八十八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见蕴第八中念住纳息第一之二复次有三种念住。谓闻思修所成差别。此中有说。于佛所说十二分教。受持读诵思量分别名闻所成念住。依闻起思。依思起
第一百五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七于见道说无相声者。如说。目连不说第六无相住者。云何第六无相住者。谓随信行随法行者不可施设。在此在彼不可施设。在
第八十三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十三如契经说。住慈定者。刀毒水火皆不能害。必无灾横而致命终。问何故尔耶。尊者世友作如是说。以慈三摩地是不害法故。复
第五十九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四若于此事有过去爱结系。亦有过去见结系耶。答若未断。谓于此事若有前生爱结未断。见结亦未断。即于此事亦有过去见结系义
第一百六十九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定蕴第七中摄纳息第三之四颇有成就味相应四静虑非净非无漏耶。答有。谓欲爱未尽。彼于四静虑所有善法皆未得故。无净无漏即以此故成就味相应四静
第三十二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爱敬纳息第四之四如是择灭亦名涅槃。亦名不同类。亦名非聚。亦名非显。亦名最胜。亦名通达。亦名阿罗汉。亦名不亲近。亦名不修习。亦名可
第四十三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杂蕴第一中思纳息第八之二应知此中有二种三摩地。一染污。二不染污。染污者。名三摩地。亦名散乱。不染污者。名三摩地。不名散乱。故三摩地有十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