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决择分中谛品第一之四云何见道若总说。谓世第一法无间。无所得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由无分别奢摩他毗钵舍那等为体相故。又所缘能缘平等平等智为
第十八卷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经】“于一切法不著故,应具足般若波罗蜜。”【论】问曰:云何名般若波罗蜜?答曰: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
第三卷 大宝积经论不见我。云何释成人无我。示现以一相觉故。是中有此觉事故。说不常观知还彼三种事中。凡夫计执所生常不见凡夫所计自异相见故。阴等无常事云何。释法空。示现亦以
瑜伽师地论 第五十二卷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二 复次云何等无间缘。谓此诸心心所无间。彼诸心心所生。说此为彼等无间缘。若此六识为彼六识等无间缘。即施设此名为意根。
瑜伽师地论 第四十一卷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戒 品第十之二 如是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有违犯及无违犯是染非染软中上品。应当了知。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
中论 第二卷龙树菩萨造梵志青目释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观三相品第七(三十五偈)问曰。经说有为法有三相生住灭。万物以生法生。以住法住。以灭法灭。是故有诸法。答曰不尔。何以故。三
第五卷般若灯论释观染染者品第六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彼染染者。嗔嗔者等。本无自性。欲使了知无自性义。有此品起。有人言。第一义中有阴入界。何以故。婆伽婆说彼为染污过恶因故
第四卷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菩萨【经】复有菩萨摩诃萨。【论】问曰:若从上数,应先菩萨,次第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次佛故;若从下数,应先优婆夷,次第优婆塞、比丘尼、比丘、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