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肇论新疏

肇论新疏

肇论新疏卷第一

肇论新疏卷第一

始自好诵斯论。亦粗玩其辞。尚未能吮其理味以其心也。及隶樊川之兴教。得云庵达禅师疏又数年应宁夏命。复获唐光瑶禅师。并有宋净源法师二家注记。反复参订醇疵纷错。似有未尽乎论旨

  • 2019-06-26
肇论新疏卷第三

肇论新疏卷第三

何必非有无此有。非无无彼无。此直好无之谈。岂谓顺通事(物也)实(性也)即物之情(解也)哉 初二句斥彼谬计义不异前。何必者责彼之辞。后二句直破其非尚无如此。岂是顺物达性即物见中之

  • 2019-06-26
肇论新疏卷第四

肇论新疏卷第四

般若无知论第三 释兹分二。初明般若。后解无知。初有二种。一本觉般若。即众生等有智慧是也。大论四十三中翻为智慧。故华严出现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等。二始觉般若。即六度之

  • 2019-06-26
肇论新疏卷第六

肇论新疏卷第六

疏云。称圣心冥寂理极同无。虽处有名之中。而远与无名。同斯理之玄固常所迷昧者矣。以此为怀。自可忘言。内得取定方寸。复何足以人情之异而求圣心之异乎 自疏云。至者矣。即前刘公

  • 2019-06-26
肇论新疏卷第八

肇论新疏卷第八

核体第二 九折之一也。核考核也。因前说涅槃之体非有非无。故今折之。体竟何在。此假二乘有无之问。以破其执。有名曰。夫名号不虚生。称谓不自起 称谓言说也。约义生名。因名起说

  • 2019-06-26
肇论新疏卷第二

肇论新疏卷第二

可以神会难以事求 此理幽微。只可神而明之妙识佛意。不必随识依言定旨。事谓情识及言教也。楞伽经中大慧示疑。佛亦会释。故法四依中。但令依义不依文依智不依识也。生公反教而谈理

  • 2019-06-26
肇论新疏卷第五

肇论新疏卷第五

答曰。圣人无无相也 举圣总遣。何者(征)若以无相为无相。无相即为相 无相虽无。若心有所住即为相矣。焉成无相。智论二十六云。若无相中取相非是无相。学般若者。住有为有火烧。住

  • 2019-06-26
肇论新疏卷第九

肇论新疏卷第九

征出第四 九折之二也。征责也。前章云。涅槃之道果出有无之境。征意云。有无二法摄尽一切。如何有无之外别有涅槃之体。今详征辞。包举儒老有无之说。复引小乘有无二为例以征之。下

  • 2019-06-26
  • 1
  • 2
  • 下一页
  • 尾页
  • 共 2 页 10 条
  •  页 GO
  • 经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