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宗教哲学 周予同 中国的原始宗教含有两种要素:一是承认鬼神之客观的存在,一是窥探鬼神的意志而产生的术数。古代所说阴阳家者流,并不始于战国时代。而是春秋战国以前原始宗教的总称。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所产生的儒、道、墨三家,就宗教思想方面说,都是阴阳家的反动或修正者。简言之,就是:阴阳家是主张鬼神和术数的原始宗教,道家是反对鬼神和术数的急进哲学,儒家是去鬼神而取术数的宗教修正者,墨家是去术数而取鬼神的宗教再修正者。 孔子是儒家的开创者,所以他的宗教思想,简单的说,就是一方面否认鬼神之客观的存在,一方面却又利用术数以为修养道德的工具。 孔子虽没有积极的否认鬼神存在的话,但将鬼神问题搁而不论,颇有消极的否认的意思。据《论语》所记载,鬼神是孔子平素所不说的四种之一。孔子的弟子子路曾经问孔子奉事鬼神的道理,孔于回答说:还不能够事人,怎么能够事鬼?子路又问到死,孔子回答说:还没有知道‘生’,怎么知道‘死’?平素曾经说:敬事鬼神而远避他们,可算是‘智’了!又说:不是应该祭祀的人鬼而去祭它,这是谄媚啊!虽没有正式否认鬼神的存在,但将鬼神问题故意撒开,那是很明显。 孔子曾经说过:祭祀宗庙,好像先存在的样子;祭祀百神,好像神存在的样子。又说;吾不亲自致祭,和不祭一样。鬼神真的存在,而说鬼神好像在,这不是否认鬼神吗?既然否认鬼神的存在,但是不废祭祀,而且很恭的去祭祀,这似乎是矛盾,实不然。孔子对于当时社会鬼神的思想,不愿取反抗的否定的急进态度,而只是在利用它以为自己道德哲学的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