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菩萨,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但是他还有起心动念的习气。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了,有余习在,这个余习非常微细。这么微细的余习,只障碍一桩事,不能回归自性,在自性的门口,这就是他们所住的,叫实报庄严土,一真法界。除这一桩事情之外,智慧、神通、道力,一切的一切跟法身如来没有两样。他确实有能力,跟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有缘众生起感应道交的作用。没有缘,信息他收到了,他如如不动,没有反应;有缘,立刻就起反应。这个反应就是感应,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感应有四种,这前面都说过,有显感显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冥感冥应,有四种,决定有感应。
我们跟佛菩萨有缘,不是无缘众生。
我们看虚云老和尚朝五台山,三步一拜,从普陀山拜到五台山,三年多才拜到。这当中难免不生病,果然生过两次病,都是一个乞丐来照顾他,帮助他到山上找草药,照顾十几天,身体恢复健康了,他再去朝山,这乞丐依旧出去讨饭。两次同一个人。后来知道了,那乞丐是谁?文殊菩萨。文殊菩萨真的是一路照顾你,你真病倒了,没有办法了,他就现身,真帮你忙,真帮你解决问题。你完全不知道。你要晓得他是文殊菩萨,那好,我朝山就拜文殊菩萨,现在拜到了,就不必再走、再朝了。他不会让你知道,让你一丝毫感觉都没有。路上碰到一个讨饭的,这很平常的事情,讨饭的人居无定所,所以不奇怪。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九四集) 2012/6/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