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与本问答相关的案例请点击这里阅读:念佛感应录十三、问:杀生造多罪业的人,虽念佛恐怕不能往生吧?答:虽造多罪,如能回心念佛,决定往生。本集赵秋中、丁德华之父、张莲娣一
注:与本问答相关的案例请点击这里阅读:念佛感应录卅一、问:临终口念不出佛,心里默念,能不能往生?答:能!本集杨福印、李玉辉母、李传柏、李启忠等,即是其证。卅二、问:临终
超生净土。九、问:韦驮菩萨专职护法,虽修念佛,欲求修行得护助、少障缘,必须供念韦驮菩萨,对吗?答:不必!专供专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之人,如《观经》、《阿弥陀经》、《十往生
青少年是早上8、9点钟的太阳。人生最美的是少年年华,但是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净土行人来说,早已不是少年学佛了。能够在青年时代接触佛法、特别是净土法门已经属于幸运的了。很多是中
念佛宜念六字《印光大师文钞》:念佛宜念六字。或先念六字,至将毕则念四字。始终念四字,颇不宜。以南无二字,即皈依、恭敬、顶礼、度我等义。人每图快图多,故多有念四字者。常闻
原文: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法。夫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
问:弥陀与自性体是一,念是性体起用,性体起用之时正是心生万法。可是学人功夫未熟,正念佛时妄想丛生,若放下观心便觉心安;若不念佛,妄念亦生,心猿意马其心难制。请问如何是好
【原文】今念佛求生净土,正返迷归悟,至圆至顿,概以梦幻扫之,可乎哉?今人于梦幻妻子家缘不能当下割舍,梦幻功名富贵不能当下远离,梦幻苦乐寒暑不能当下觑破,乃至梦幻诗文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