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强调「调心」,因为心调好了,自然语言行为就会表达出来,所谓身、口、意三业平行,所以起心动念,对日常生活、待人接物影响深远。见贤思齐 先要心服有人会说:「心不好,别人
人安静下来,就能听见自己的心跳。这世界有迷雾,有苦痛,有危险,有墓地,但一茬茬的人还是如潮水般涌入这个世界,所为者何?皆来寻找心。这世界只要还有心在,就有来寻找它的人。
白日的喧嚣已经远去,神秘的夜幕悄然降临。在这万籁寂静之夜,心,你终于可以面对自己。请张开慧眼,回顾过去,瞻望前程。出家三载,年届而立,你是否已确定自己的坐标,你可知将去
诵念《大悲咒》的人,在今生所有的希望,一切的要求,若不遂心满愿,这就不能称做大悲心陀罗尼的神咒。但是有一点,我们先讲明白“惟除不善”。你若念《大悲咒》,一边念,一边杀人
下面的事例取自台湾《今日佛教》杂志,内中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的心识转移到另一个陌生人身上后,种种不可思议的景观、变化发生的过程。 《今日佛教
心识散乱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上,是流转轮回之因。众生无始以来一直沉溺轮回不得解脱,主要原因就是心识不得自在,对五种妙欲不断耽著,以耽著而造业,以业力而深陷轮回泥坑无力自
问:心识如何生?正如法师答:在唯识学中,所谓心识,有时是指同一名称,如八识又称八心王。心即是识,识即是心。但有时又表达不同的概念,如第八阿赖耶识称心,第七末那识称意,前
微言大义极明灯——心要经密咒乘义释师利星哈大师 造释 毗卢遮那大师 由梵译藏 大卫·罗培兹 由藏译英 张志佛 由英译汉 汉译者志 敬礼 上师莲足 本经释主